根據統計機構的統計,中國的工作時長在全世界上排名第一。數據顯示,中國人一年的工作時間全世界最高,平均大約為2200小時。其它國家中,阿根廷一年人均工作1903小時,巴西人工作1841小時,日本人1758小時,美國人1610小時,英國人1489小時,而荷蘭人一年才1389小時。
在這樣高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下,中國人的平均薪資卻很低,人均每小時工資,僅為4元人民幣。即使在這樣的高強度低工資的水平下,很多人節儉的存下了不少錢,然而,更多人辛辛苦苦存下的錢,卻在一直貶值,甚至一次被奪走。
另外一個令人難過的事實是,儘管很多人辛苦存下一點錢,但是在沒有保障的條件下,一直在貶值,甚至因為其他原因,一次被奪走。
A. 投資失敗,很多人在股市、創業的失敗投資,多年儲蓄一次清空;
B. 通貨膨脹嚴重,存在銀行的錢,其實一點一點在變少,但很多人不知道;
C. 意外高發,由於保障體係不全面,很多人不得不自己承擔意外帶來的損失;
D. 疾病,根據統計,中國人的存款,有相當高的一部分,成為醫療費;
我們在之前揭密:因為有保險,美國人不存錢卻最有錢;沒保險,中國人勤勞卻沒錢的文章中也講過,有沒有保險,是決定儲蓄與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均衡的一個大的因素。有保險,即使在投資方面出現失敗,即使遭遇重大的意外與疾病,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- 保險能夠讓投資失敗的人,也有保障生活的止損線;
- 理財類型保險的高收益率,能夠抵禦高的通脹率;
- 保障類型的保險,在疾病、意外到來時,提供醫療費用。
對於保障體係不夠全面的中國社會來說,擁有保險可能比儲蓄更重要。把一部分存單變保單,是更有價值的理財。